國有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今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大挑戰和嚴峻考驗,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危中尋機,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和改革創新,發展韌性和規模實力顯著增強。12月17日晚,安徽新聞聯播對此進行頭條報道。
就在上周,安徽叉車集團成為了全省首家進行集團保稅改革試點企業,新政策下,企業生產所需的保稅物資可以在20多家子公司之間自主流轉,原本需要3到5天才能調撥到的生產配件,現在當天就能送到生產線上。而這項新政之所以在叉車集團最先落地,正是為了讓企業的生產進度可以趕上不斷增加的海內外訂單。
廬州海關副關長 丁文治
今年2月份,我們就發現合力叉車一直有很多訂單,我們就開始在叉車集團推進海關總署今年進行的集團保稅的改革試點項目,企業成品的流轉半天就能完成。
政策的支持,讓企業的國際化步伐更加穩健。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安徽叉車集團主動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僅推出了無人駕駛、鋰電等中高端叉車產品,還充分發揮企業在歐洲、美國和東南亞設立的三個海外中心的作用,積極開拓當地市場,今年企業國內外的訂單銷量都同步增長了三成以上。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峻
不斷的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出了新能源車等很多新產品,疫情的情況下,海外叉車企業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我們就抓住商機,不斷擴大進出口業務。
今年以來,以合力叉車為代表的安徽國資國企立足自身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了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銅陵有色搶抓國內5G通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推出的標準銅箔和鋰銅箔等新材料產品,在去全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13%,自主研發的電解銅品質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熱軋H型鋼在獲得國內客戶高度認可的基礎上,今年又打開了秘魯、厄瓜多爾等數十個國家的市場,全球競爭力全面提升。安徽國資國企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出了十足的發展韌性。
【出鏡】
我現在是在安徽海螺集團位于銅陵市樅陽縣的生產基地,在我身后就是企業今年最新投產的國內水泥行業首套生物質燃料替代系統,它通過將秸稈等老百姓生產生活中的廢棄物轉化為生物質燃料,替代煤炭進行水泥生產,從而使水泥制造變得更加節能環保。
通過使用新設備、新技術,這個基地每年不僅可以節約近5萬噸的煤,還能處理掉秸稈等廢棄物15萬噸,可謂是一舉兩得。作為全球水泥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今年海螺集團不僅實現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遠遠優于國家乃至國際標準,還率先建成了國內首個覆蓋了水泥開采、運輸、生產等所有環節的智能工廠,讓頂著“高耗能”“高污染”“粗老笨重”的水泥產業變得越來越高大上。
樅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 程小兵
我們現在就是提出工廠綠色化、管理信息化,結合全球水泥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
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動力,今年前十個月,安徽省屬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7636.7億元,同比增長11.9%,實現利潤總額678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10月份實現營業總收入819.8億元,同比增長19.7%,實現利潤總額69.1億元,同比增長2.2%。截至9月末,與全國及中部地區省級國資監管企業相比,省屬企業營業總收入居第7和第2位,利潤總額居第3和第1位。
安徽省國資委主任 李中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著力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安徽省屬企業全國第一方陣和中部領先地位,奮力為全省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